在博士阶段,黄河清创下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多项校史第一:第一位博士候选人在同一学期完成所有学位音乐会(4场)并全部获得A+评级,第一位受室内乐主任邀请担任室内乐指导的在读博士,第一位担任钢琴系总助教的中国钢琴家。
作为一个活跃的青年钢琴演奏家,黄河清曾在中美两国举办过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多次受邀与Symphony of the Vines,Ars Flores Symphony Orchestra等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协奏曲。作为钢琴三重奏The Midwest Trio成员入选UI 夏季室内乐巡演项目,在多地获得热烈反响和再次邀约。他曾与南佛罗里达古典音乐广播电台合作,与音乐评论家、作家 Matthew Buerrieri 一同举办数场贝多芬音乐宣讲会,取得圆满成功。他的第一张专辑《Five moments of Sertar》于2020年由Orphues Classical唱片公司全球电子发行。
作为一名钢琴教育者,黄河清获得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国,中美国际钢琴公开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多位学生考入国内外顶尖音乐学院,开设钢琴系必修专业课程《钢琴教学法》,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与教改项目。
DEUTSCHER
MUSIKRAT
第九届德国威斯巴登
国际钢琴比赛开幕
马丁.奎格尔
Martin Krueger
马丁.奎格尔主席1954年生于索林根,他曾是维尔茨堡和慕尼黑早期文化馆的馆长,并与莫里斯 · 劳斯贝格(Maurice Lausberg)一起担任慕尼黑音乐戏剧学院文化管理和媒体研究所的负责人,在那里他继续教授文化政策。2003年起担任德国音乐理事会主席,德国音乐协会监督委员会主席。
图为德国音乐理事会官网对奎格尔主席的介绍
今年,恰逢德国音乐理事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德国音乐理事会秉承“听觉-感觉-爱”的理念,为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音乐家、音乐组织及音乐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如今的德国音乐理事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音乐文化组织。
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及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音乐大赛,是德国音乐理事会在华授权认证的权威音乐赛事。
奎格尔主席在华期间,将与参加中国区决赛的选手们做广泛深入的交流,并亲自担任大赛评委工作。
本次黄河清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将作为第九届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2023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音乐大赛——中国区决赛开幕音乐会,奎格尔主席也将出席本次演出现场,让我们8月4日相聚成都国际剧院。
曲目单
TRACK
LIST
First half /上半场
勃拉姆斯 叙事曲Op.10 No.1,4
李斯特 b小调叙事曲 S.171
肖邦 g小调叙事曲 Op.23
Second half /下半场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演奏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演出时长70min,不含中场休息15min
#1.
勃拉姆斯叙事曲
Op.10 No.1&4
勃拉姆斯是一位尝试以民族叙事诗为题材用以创作叙事曲的作曲家,他的音乐虽没有光辉灿烂的旋律和华丽的炫技手法,但因其惯用古典乐派庄重的音乐形式,在音乐保守中隐含创新性,因此在浪漫乐派中独树一帜。他一生中的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的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杰作。叙事曲是他在创作早期最先尝试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作品,其结构和风格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勃拉姆斯在创作这套作品时正处在他感情上最为挣扎的时期,一方面他深爱着克拉拉,而另一方面他用道德约束自己的思想,不能对老师的妻子表达感情,这段煎熬的感情不仅深深的影响着他,也成为他一生的羁绊,并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灵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No. 1 in D Minor, Andante 音乐: Grigory Sokolov - Brahms: Piano Sonata No. 3, Op. 5 & Ballades Op. 10
OP.10 NO.1是这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勃拉姆斯受到古老的苏格兰叙事诗《爱德华》的启发,诗歌中描述了儿子向母亲坦白自己杀死了父亲的悲剧故事。这首诗在爱德华和他妈妈之间构成了整个对话,与勃拉姆斯面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事实之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也被命名为《爱德华》。勃拉姆斯在这首叙事曲中,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再现了诗中的意境,其旋律与诗在内容上紧密联系。音乐采用了叙事诗的母子对话形式,有时甚至与原诗的韵律相一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No. 4 in B Major, Andante con moto 音乐: Grigory Sokolov - Brahms: Piano Sonata No. 3, Op. 5 & Ballades Op. 10
OP.10 NO.4是这四首叙事曲中结构最庞大的一首。第一段高声部的主旋律分段清晰规整,中声部带着一丝沁人心脾的民歌气息。第二段速度更慢,旋律阴沉、黯淡,勃拉姆斯深沉、严肃的个性在本段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段分为两部分,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第一部分是单段体,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对中声部织体稍加变化,变得更为轻盈、甜美和流动。第二部分为带再现的单三部,运用合唱织体。第四段运用双手交替演奏旋律让音乐富于对话色彩且层次分明。
#2.
李斯特第二钢琴叙事曲
S.171
自1848年起,李斯特搬到了德国魏玛定居,担任魏玛宫廷乐长和指挥。李斯特在魏玛的13年中,他告别了繁忙的职业钢琴演奏家生活,从而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例如13首匈牙利狂想曲,12部交响诗等等。在1854年,李斯特发表了两部大型的b小调钢琴作品,其一是b小调钢琴奏鸣曲S.178, 另一部则是今天听到的b小调钢琴叙事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allade No.2 in B minor, S.171 音乐: Valentina Lisitsa
李斯特是标题音乐的倡导者,尽管这部作品并没有标题,但根据其徒孙阿劳的回忆,李斯特这部作品描写了希腊神话中黎安德和席洛的爱情故事。席洛是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女祭司。海洛每晚用火炬照亮夜空为黎安德指路,使黎安德每个晚上可以游过达达尼尔海峡(Hellespont)来与之相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指路的火炬被暴风吹灭,黎安德因迷路而被淹死,席洛悲痛交集也随之跳海。
在这首作品中,李斯特用两个性格非常鲜明的主题来分别描述黎安德和席洛,首先是海里的黎安德,然后是站在灯塔上的席洛。随着作品的发展,黎安德的这一主题在他的旅程中尝到了爱情极致的甜美,也体会到被狂风暴雨不断拍打的痛苦。李斯特用其标志性的主题转化的创作方式使黎安德的这一主题不断变化,而席洛这一主题则相对稳定,如同一位高贵的女神。整部作品中,黎安德从一开始的平和,到中段的挣扎与搏斗,最终走向了释然。李斯特用交响化的创作语言,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重新讲述了这一经典的古希腊爱情故事。
#3.
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
OP.23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 音乐: Krystian Zimerman - Chopin 101
在一个酒会中肖邦遇见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兹,他们同为爱国人士,思想一致,便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叙事曲是肖邦深受亚当·密茨凯维兹的史诗级巨作《康拉德· 华伦洛德》的启发,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值得一提的是,肖邦是第一位将叙事曲作为大型器乐作品创作题材的人。
在这首作品正式出版时波兰的首都华沙起义失败,肖邦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首没有像他的玛祖卡、圆舞曲作品等表现出轻巧优雅,而是表现了他对国家危难的愤慨、对英雄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他用音乐传达国家的苦难、民族的兴亡以及国民的屈辱。
他被舒曼称作“花丛中的大炮”,在这首作品中有两个基本主题,一开始主题的出现是抒情性的,经过不断的发展就变成了爆炸式的呐喊,富有激情和动力,最后将悲剧的情绪推到了顶峰。肖邦用低沉的变奏以及不和谐的音程凸显民族精神的主题,为了表现叙事曲的戏剧性和史诗性,他将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的矛盾冲突加以调整,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让每个部分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4.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音乐: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Modest Mussorgsky;Sergey Joussevitzky - Mussorgsky: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穆索尔斯基利用全曲开始的“漫步”主题将这10首形态各异的小品紧紧联系在一起,好像作曲家走过一幅幅画作一样。每次“漫步”主题都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出现,仿佛在描写作曲家在看完不同的画作后心态也随之而起伏。
第一首小品是《侏儒》。这首小品充斥着怪诞和恐怖的氛围,内心敏感的侏儒靠吓人获得短暂的快乐。第二首是《古堡》。这首小品的旋律美妙而忧郁,贯穿全曲的持续低音使古堡的威严时隐时现,全曲如同一位游吟诗人在吟唱古堡过去的庄严,只是都已成为过眼云烟。
第三首是《杜伊勒宫花园》。这首小品打断了前面沉重的氛围,描述了小朋友在花园里嬉笑打闹的场景,音乐活泼而轻快。但紧接的《牛车》与之形成了剧烈对比,这里仿佛描述了苦难的人民在压迫中不断迁徙,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茫然地走向前方,其中有短暂的美好幻想,但残酷的现实很快将幻想打破。下一首小品是《未出壳小鸡的舞蹈》。这首诙谐轻松的小品将我们带出了《牛车》的沉重氛围,小品动感的节奏就像是在描述小鸡在笨拙地学习走路的样子。紧接着的《两个犹太人》重新使作品回到了现实层面。莫索尔斯基生动地描绘了有钱人颐气指使,穷人颤颤巍巍,谨小慎微的神态。
第七首小品是《利摩日市场》。这幅小品描绘了人头攒动的集市里各种喧哗的吵闹声。下一首是《墓穴》。音乐在这时充满了阴森和死亡的气息,穆索尔斯基在这段音乐里思念亡友,甚至脑海里似乎出现了亡友的声音。倒数第二首是《巫婆》(Baba-Yaga)。这是斯拉夫传说中非常著名的恐怖巫婆角色。这首小品听起来是紧张而恐怖的。最后的终曲《基辅大门》庄严而辉煌,这里有胜利日的游行,也有对于故友的哀思和怀念,最终在教堂的钟声下“漫步”主题隐约从远处飘来,最终升华成为集体的合唱。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
8月4日19:30
/演出地点/
成都国际剧院
(龙湖滨江天街商城内三楼)
/演出票价/
120/180/280/380
TICKET
现早鸟6折起
折后折后72/108/168/228元
扫码购票
END
编辑/小羊
设计/兜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