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走出的绿茵战士
在西安城墙根下的土场子里,一群光着膀子的少年正追逐着褪色的皮球。谁曾想,二十年后,这里走出了王尔卓这样的中超名将。陕西足球就像黄土高原上的倔强蒿草,在职业足球的夹缝中顽强生长。
"我们陕西娃踢球,靠的就是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前国力队队长张延
长安竞技的"本土化"实验
2016年成立的陕西长安竞技,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本土化"战略。俱乐部青训总监李明(化名)透露:"我们每年都会在全省各地选拔苗子,现在梯队里陕西籍球员占比超过60%。"
- 2020赛季:5名陕西球员进入一线队
- 2022赛季:本土球员首发比例达45%
- 2023年:创造连续8场不败的队史纪录
从"西北狼"到国字号
23岁的安康小伙杨昊,去年首次入选U23国家队。他的父亲老杨在省体育场外卖了二十年烤肉:"娃能进国家队,比我的烤肉摊开连锁店还高兴!"
球员 | 出生地 | 国家队经历 |
---|---|---|
王尔卓 | 西安 | 国青队 |
杨昊 | 安康 | U23国家队 |
在渭南市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每天傍晚都能看到近百个孩子在训练。教练老马擦着汗说:"现在家长们都愿意送孩子来踢球了,这是十年前不敢想的。"
困境与突破
虽然陕西足球正在复苏,但仍有诸多挑战。省足协秘书长坦言:"我们的青训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球场数量不足,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随着十四运会在陕西举办,全省新建了12座专业足球场。在宝鸡某中学的足球课上,14岁的李想(化名)说:"我的偶像是王尔卓,将来要像他一样代表陕西踢中超!"
——本文记者实地采访于陕西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