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德国队作为卫冕冠军备受期待,而拜仁慕尼黑的中场球员们正是这支球队的中流砥柱。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小组赛出局,德国战车黯然离场。那么,拜仁的中场球员们在这届世界杯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影响了德国队的整体发挥? 作为拜仁青训出品的核心中场,托尼·克罗斯在2018年世界杯上依然是德国队的节拍器。他的传球成功率高达92%,尤其是在对阵瑞典的比赛中,那记绝杀任意球堪称经典。然而,克罗斯的防守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在小组赛中暴露无遗,面对墨西哥和韩国的快速反击时,他的回追速度成为了对手突破的缺口。 尽管在拜仁更多担任中后卫,但哈维·马丁内斯在世界杯上被勒夫安排在后腰位置。他的拦截和拼抢为德国队提供了硬度,但受限于出场时间(仅在对阵韩国时首发),他的作用并未完全展现。赛后不少球迷质疑:如果马丁内斯能早点获得信任,德国队的防守是否会更稳固? 基米希在拜仁已逐渐转型为中场,但世界杯上勒夫仍将他固定在右后卫位置。他的传中能力依旧犀利(场均3.2次关键传球),但中场缺乏他的调度导致德国队进攻套路单一。这一用人争议至今仍是德国足球媒体讨论的焦点。 拜仁中场球员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但在勒夫的战术体系中,他们未能形成合力。克罗斯的进攻才华与马丁内斯的防守特质被割裂使用,基米希的位置争议更是缩影。2018年的失败并非某一名球员的责任,而是整个德国足球转型期的阵痛。四年后,这些拜仁中场球员用欧冠冠军证明了自己,但世界杯的遗憾,或许永远无法弥补。拜仁中场核心在2018世界杯的闪耀与遗憾
托尼·克罗斯:掌控节奏的“大脑”
哈维·马丁内斯:被低估的屏障
约书亚·基米希:从右后卫到中场的挣扎
“我们犯了太多错误,包括我在内。”——托尼·克罗斯在小组出局后的采访中坦言。
总结:体系失灵下的个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