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整理:TeamKanyin
她曾经在2016年里约奥运双人10米跳台赛项和拍档潘德蕾拉一起勇夺银牌;翌年,她在布达佩斯水泳世锦赛勇夺女子个人10米跳台金牌,成为大马史上首名跳水世界冠军。
2021年杪,随着大马泳总决定2022年不再和她续约,几天后她在社交媒体上也官宣退役,从18年的跳水生涯华丽转身。31岁的她,对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未来,潇洒坚定地继续前进。
她,是张俊虹。
妳的跳水生涯是如何开始的?
在我九岁的那一年,有一位中国教练来到学校选才。当时他要求我们把膝盖尽量伸直,被选上的人就填写表格,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后来,我们收到一封邀请函,里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教练、体育会和跳水赛项。校长让我们把这封邀请函带回家给父母看,也因为这样才知道跳水这项运动。
可以谈一谈小时候的训练过程吗?
刚开始小朋友一起玩的时间比较多,集体做牵拉动作、玩玩小游戏。其实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在教练的计划之中,观察小朋友的反应、柔韧性、爆发力等等。经过一轮筛选,人数减至20、30人后,训练就开始变得比较认真,需要从池边跳水。我和其他一两个会游泳的小朋友会先做示范。教练会把绳子两端分别缠在自己和小朋友的腰上。当我们从池边入水后,游上来的同时教练也会往上拉,让其他不是很会游泳或是刚学会游泳的小朋友感到不那么害怕,克服跳下去游上来的感觉。
如何兼顾学业?童年还有玩耍的时间吗? -> 点击查看完整采访视频
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跳台上的感觉吗?
其实那时候感觉还好,因为教练是让我们一班小朋友上去跳台跳下来。当时的感觉像是一群朋友一起壮胆,数着“一、二、三!”大家一起跳,比较像是一种玩的心态。谁敢跳就先跳,要不就剪刀石头布看谁先跳,也没有说特别害怕。我们都是先从一米、三米、五米跳板开始。对跳水运动来说,泳池只是最后一个结果,前面还有很多步骤,必须先经过陆上训练,也就是你们所看到的陆上板、陆上网、垫子、海绵坑之类,再通过教练拉保护带等等去找感觉,看目标等等。
有没有想过自己在跳水运动会走到这么远吗?
没有想过会走这么远。只是想到当下既然我已经参与其中,就要做到最好。
2016年里约奥运双人跳水和拍档潘德蕾拉勇夺银牌。其实双人跳水最难之处在于什么?如何训练配合度?
个人和双人跳水难易度都差不多一样。对跳水来说,当你站在台头或板头的那一刻,你面对的对手是你自己。它不像其他运动,像羽毛球、自行车项目啊,会有对手或和其他选手一起进行。跳水其实更着重在个人的心态和状态上。双人跳水看起来好像是两个人一起跳,但是到了台头,喊了“预备,走”(ready go)的那一瞬间,完全是看自己的发挥。因为在空中我们没有办法交流啊,那一瞬间太快了。双人跳水当然需要配合度,但也是要看技术和技巧。我觉得双人跳水,无论是谁都需要去磨合,而不是一边强行要怎么做,一边强迫对方去跟着做。
2017年布达佩斯水泳世锦赛勇夺女子个人10米跳台金牌;现在回想起来,妳有什么感想呢?
其实在那一场比赛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站在10米台上比单项。所以当时我的心态比较放松,只想把每一跳都跳好。跳水是属于比较技巧性的项目,也就是说只有你一人站在台上,没有对手。所以教练有时候会说,“当作是一场表演,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才是最高境界。
每一场比赛是新的开始 -> 点击查看完整采访视频
跳水是否更着重在个人的心态和实力而不是技巧上?
我觉得统统都有。后天的努力、坚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摔在水面上其实也会痛,也会淤青,所以要很勇敢地去突破,我觉得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再来就是比赛时的心态。当然,要有心态也是要有一定的水平。我觉得最重要就是做好自己。
通常身体哪个部分最容易受伤?
实话说,哪里都很容易受伤。跳水运动员的伤主要是劳损,就是从小开始长期重复做同样的动作所致。就像机器那样,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总有一天会需要service(维修)。同样的,跳水运动员的身体,会出现肌腱或肌肉撕裂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外伤的话,恢复了就可以继续了。反而是自己看不到的,一直隐隐作痛的(伤),这个就得看自己的心理状态,要懂得去衡量如何忍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跟教练说一下,怎样去配合训练,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很多人都觉得跳水不容易受伤。其实从跳台跳下来,那个冲击力是很大的。如果跳不好,被摔到水面伤会导致内伤。我自己也摔过,摔下去的那一刻,感觉皮肤是裂开、很刺疼的那种感觉,之后那淤青慢慢散出来的那个阶段腿部就会很不好看。那个冲击力有点像被车撞那样。
摔在水面的心理阴影,就像是反复被车撞那样!-> 点击查看完整采访视频
我也曾经试过皮外伤,就是撞到跳板。当时是要去准备比赛的前五天左右,可能精神上有点累,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所以在跳的时候两个脚后跟撞到板头,整个馆都听到“ㄉㄨㄤduang”一声巨响。我游上来的时候看到教练脸黑黑的坐在那边,一句话都不说。我当时心想,“惨了……” 游到池边的时候,发现脚后跟破口了。当时我倒不觉得痛,更害怕的是“我不能去比赛”、“教练会不会骂我”。 然后教练过来替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包扎,把我送去医院缝了三针。我错过了接下来的一场比赛,大概有大半个月无法走路。
才拆线就马上继续训练参加比赛,教练的激将法用心良苦 -> 点击查看完成采访视频
其实那场比赛就是为了准备达标2016年奥运会,可是我出事了没有办法去。但是,错过了那场达标赛,(2015年)下半年还有很多其他比赛,然后还有一场达标赛。其实,教练那个时候逼我(拆线后马上继续训练和比赛)是有原因的。如果当时他顺着我,我可能会完全没有机会(出线)。因为他不是要我去赢那些比赛,而是要我跟上训练的脚步,才有可能参加最后一次的达标赛。在2016年的年头,我慢慢地跟上整个训练的步伐,拼命的去比赛。终于,我的手腕也开始伤了。因为跳水时的冲击力很大,所以我们入水的时候需要(用手)去顶水,用全身去顶那个冲击力。那个时候我的手腕真的很疼,我只能做很简单的东西。当我准备去中国集训的时候,在机场,教练就问了我一句,“我还在想要不要把你放在10米跳台比赛,去拼一下。因为你的手腕不行。” 那个时候我也不懂哪里来的信心,200%的信心说“可以啊,没问题”。可是那个时候我的手腕还是疼的。所以我觉得时间点刚刚好让我可以顶着这个痛去比赛。当然过程不容易,要治疗,要勤劳。那个时候我没有放弃,就硬着头皮这样走过来。
奥运会这班车四年一次,你错过了就要再等一个周期。身为一个运动员,我们没有几个四年。
妳对目前的马来西亚跳水运动有什么看法呢?
马来西亚是存在很多有天赋的小朋友们,这个是没有办法否认的。我也看到其他州也是有很有天分的运动员。我觉得接下来无论他们的路要怎么走,都需要一位好教练去领导、教育和教导。当然就是要有一颗坚持的心,要锁定自己的目标。不过我也不可以这么说……我自己刚开始时也没有目标,只是一步步这样走过来,发现“诶,好像真的可以去争取”。教练的一句名言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之后才看到希望”。
妳会如何总结妳的跳水生涯呢?
当我退下来回看过去,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忘了停下来告诉自己说其实自己做的很不错。我会经常去感谢身边的人,但有一天一位心理辅导师问我一句,“你有没有试过谢谢你自己呢?不要忘记谢谢你自己一直以来的坚强和努力,一定要懂得去欣赏自己,感谢你自己”。其实这一句话蛮触动到我,因为可能我一直都在往前冲,很少会赞扬自己。反而是当我做不好时,我会很严厉地去批评自己,责骂自己为什么做不好,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等等。所以我觉得,离开跳水队之后并作为一位素人去看,我的跳水生涯真的是很值得骄傲,不应该要有觉得遗憾的这种心情,毕竟它是我人生的其中一个阶段。其实,我从中更能够学到的是精神。跳水是没有办法跳一辈子的,总会有退下来的一天。我觉得唯一能够分享和传承的就是精神,并希望这份精神多多少少可以感染到别人。
当我退下来看自己的过去,还不错。
退役以来都在忙些什么呢?
休息啊。我退下来的时候心情还比较复杂,因为那时候真的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得这么突然。刚开始确实有一点不习惯,就是没有一种使命感,像是要几点起床、几点去训练、几点休息之类。说实话就是有一点颓废,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像是一个过渡期。接下来我会把精力放在个人宣传上。现在我依然没有办法说我可以做什么,但我觉得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因为跳水时我并没有时间精力去接触外面的圈子。当我踏出来时,我会有点害怕,有一点社恐。所以学习真的很重要,去提升自己的知识、沟通的方式等等,我觉得自己需要花一点时间和心思在这些方面上。
退役后不当教练,通过不一样渠道把经验分享出去 -> 点击查看完整采访视频
妳对未来有什么期许呢?
我希望自己可以不论是在跳水也好,退役之后也好,会有自己的一个定位。如果有目标的话,我要怎样去实现那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开心和健康。“开心”写出来很容易,说也很容易,但真正要做起来却不容易。所以我觉得ok啊,我现在也是蛮开心的。至于健康,重点是自己要保护好自己。毕竟,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知道。
Share this: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LinkedIn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Pinterest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Telegram (Opens in new window)
Telegram
Like Loading...
Related